高强博瑞双杰灌浆料产品使用说明
一、博瑞双杰灌浆料表面处理
1、混凝土表面须干净,坚实,无油脂,油污,无水泥浮浆以及无附着不牢的小颗粒。金属(铁和钢材)表面必须无氧化皮,铁锈以及油脂、油污。
2、所有吸水性基面必须用干净水使之充分浸润饱和,但在施工前应做到基表无明水和小水坑。
二、博瑞双杰灌浆料混合
1、每一包(25kg粉料)建议加水量为:3.25-3.75kg(用水量为13%-15%)。
2、先把70-80%预先称重好的干净水加入到一干净容器中,然后在不断搅拌的同时慢慢加入整包的灌浆料。然后再加入剩余的水并继续搅拌2-4分钟,直到混合均匀。停止搅拌,保持现状1-2分钟,然后再继续低速搅拌1-2分钟。
三、博瑞双杰灌浆料施工
1、立即将搅拌好的料进行灌注,确保灌注过程中空气能够通畅排出。
2、进行设备基础灌浆时,需确保提供足够的压力以维持灌浆料持续地流动。搅拌完材料30分钟内必须完成灌浆,并确保施工必须连续作业。在难灌注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引导条,但不宜使用振动设 备。
3、大面积和/或大体积灌浆时,需将不含泥的骨料加入到灌浆料中以降低固化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加入骨料的重量不能**过灌浆料50%~**的重量。
天然气压缩机环氧灌浆施工应用
一、环氧博瑞双杰灌浆料的工程应用
环氧博瑞双杰灌浆料作为一种化学灌浆材料,与普通混凝土相比,
具有强度高,
粘结力强,耐化学腐蚀,耐寒,耐热,耐冲击和振动等优点,在工程中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广泛用于混凝土裂缝修补、
混凝土构件的加固补强,易受化学侵蚀的设备基础区域灌浆,
机械设备的地脚螺
栓、机座与混凝土基础之间的灌浆,压缩机、泵、冲压机、粉碎机、球磨机等高振动性设备的二次灌浆安装。轨道基础、
桥梁支撑座等受强压力区域灌浆预制构件的灌浆等。
二、环氧博瑞双杰灌浆料的组成
环氧博瑞双杰灌浆料主要由环氧树脂、改性胺类固化剂、活性稀释剂、增韧剂、活性填料、骨料以及改性助剂等组成。
环氧博瑞双杰灌浆料的各组分对其性能有很大的影响,选择合适的各组分类型及用量,才能配制出性能优良的环氧博瑞双杰灌浆料。
(1)环氧树脂是博瑞双杰灌浆料的主体,常温条件下本身不会固化,加入固化剂能进行交联固化反应,生成体型网状结构,具有许多优良性能。
(2)固化剂用于和环氧树脂进行固化反应,类型很多,
如脂肪族胺类、芳香族胺类、酸酐类、其它树脂类等。固化剂体系选择得当,可在满足工程性能要求的同时改善工艺操作条件.
(3)稀释剂可以降低环氧树脂的粘度,满足博瑞双杰灌浆料可灌性的要求。采用活性稀释剂,参与环氧树脂和固化剂的交联反应,
没有小分子挥发物,为的固含量,对环境友好,性能优秀。
(4)增韧剂可以增加环氧树脂的韧性,改善环氧树脂固化物的脆性,提高抗弯及抗冲强度。在使固化物的抗压强度下降很少的同时,增韧剂的加入可大幅提高环氧树脂固化物的抗拉强度。 (5)活性填料的加入可以减少部分环氧树脂的用量,如应用配合得当,还可以减小热膨胀系数、收缩率、放热温度并增加固化物强度等指标。
(6)骨料的加入不仅可以减少环氧树脂的用量,还可以减少环氧树脂固化后体积的收缩并有助于提高博瑞双杰灌浆料的抗压强度。骨料可以不同目数高纯圆棱石英砂适当级配,用于体积较大的灌浆处。 (7)助剂的用量虽然较小,但是作用不可忽视,对产品的机械性能,电气性能,耐湿热老化性能等帮助很大。通常使用的有偶联剂、润湿分散剂、消泡剂、抗老剂等,必要时也包括环氧色浆等。
三、环氧博瑞双杰灌浆料的施工过程
1、基础处理 凿除混凝土基础表层浮浆并露出坚实基层,保证灌浆面清洁、干燥、无油脂。博瑞双杰灌浆料与混凝土接合面外边缘做倒角处理,厚度应达到2cm,以增大粘合面积。需粘合的金属应打磨尖角,表面应无锈蚀,干燥并且无油脂污物附着。
2、模板制备 模板内侧涂抹油脂、蜡或粘贴PVC胶带以便于脱模,模板应牢靠无泄漏。灌浆侧模板应**设备底板,并与设备基座间留出便于倾倒或安装灌浆漏斗的空间距离。模板内侧灌浆水平高度上做内斜角处理,避免浇筑体边缘应力集中。
3、环境保证 环境温度包括灌浆基础表面及空气温度。为获佳工况,施工时及前后24小时内环境温度应控制在5℃~30℃范围之内,20℃佳。夏季施工必要时应搭建遮阳棚以避免高温,冬季施工必要时应搭建暖棚升温保温。 环境湿度不宜过大,空气相对湿度应小于80%,60%以下为适宜。恶劣天气下不宜施工。
4、混合配料 按照产品说明上的配比,准确称量各组分物料,置于不泄漏的准备进行搅拌的容器内。 将A组分(树脂等)、B组分(固化剂等)充分混合至均匀,此过程应用较高转速短时搅拌。加入C组分(填料骨料等),用低速大功率搅拌机将配合料混合均匀,用时不宜过长。
5、灌浆浇筑 灌浆时应从围好的模板一侧灌向另一侧或根据现场情况进行中心灌浆。灌浆平行距离较大时(**过1m)流动不利,可用推铲推挤或利用高位漏斗辅助灌浆。单次灌浆厚度应控制在20cm以下为宜。对高厚灌浆区应进行分次灌浆,在前灌浆凝胶之后方可进行后灌浆操作,若为单次螺栓孔灌浆则可一次进行。灌浆区域过大时(**过2m×2m),应视情形设置伸缩缝预留条。
CGM灌浆料施工方案 工程的二次灌浆 灌浆料灌浆
灌浆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浆料应从一侧灌入,直至另一侧溢出为止,以利于排出设备机座与混凝土基础之间的空气,使灌浆充实,不得从四侧同时进行灌浆。
2).灌浆开始后,必须连续进行,不能间断,并应尽可能缩短灌浆时间。
3).在灌浆过程中不宜振捣,必要时可用竹板条等进行拉动导流。
4).每次灌浆层厚度不宜**过100mm。
5).较长设备或轨道基础的灌浆,应采用分段施工。每段长度以10m为宜。
6).灌浆过程中如发现表面有泌水现象,可布撒少量CGM干料,吸干水份。
7)对灌浆层厚度大于1000mm大体积的设备基础灌浆时,可在搅拌灌浆料时按总量比1:1加入0.5mm石子,但需经试验确定其可灌性是否能达到要求。
8).设备基础灌浆完毕后,要剔除的部分应在灌浆层终凝前进行处理。
9).在灌浆施工过程中直至脱模前,应避免灌浆层受到振动和碰撞,以免损坏未结硬的灌浆层。
10)模板与设备底座的水平距离应控制在100mm左右,以利于灌浆施工。
11)灌浆中如出现跑浆现象,应及时处理。
12)当设备基础灌浆量较大时,应采用机械搅拌方式,以保证灌浆施工。
6、养护
1)灌浆完毕后30分钟内,应立即喷洒养护剂或覆盖塑料薄膜并加盖岩棉被等进行养护,或在灌浆层终凝后立即洒水保湿养护。
2)冬季施工时,养护措施还应符合现行《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04)的有关规定。
3)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养护时间和拆模时间表
日低气温(℃) 拆模时间(h) 养护时间(d)
-10~0 96 14
0~5 72 10
5~15 48 7
≥15 24 7
灌浆料灌浆
1、灌浆施工前应准备搅拌机具、灌浆设备、模板及养护物品。
2、二次灌浆时,模板与设备底座四周的水平距离宜控制在100mm左右;模 板**部标高应不低于设备底座上表面50mm。
3、混凝土结构改造加固时,模板支护应留有足够的灌浆孔及排气孔,灌浆孔径不小于50mm,间距不**过1000mm。
4、水泥基灌浆材料拌和时,应按照产品要求的用水量加水。宜采用机械拌和。拌和时宜先加入2/3的水拌和约3min,然后加入剩余水量 拌和直至均匀,拌和地点宜靠近灌浆地点。
5、地脚螺栓锚固灌浆:
⑴地脚螺栓成孔时,螺栓孔壁粗糙,应将孔内清理干净,不得有浮灰、油污等杂质,灌浆前用水浸泡8~12h,清除孔内积炎。
⑵灌浆前应清除地脚螺栓表面的油污和铁锈。
⑶将拌和好的水泥基灌浆材料灌入螺栓孔内时,可根据需要调整螺栓的位置。灌浆过程中严禁振捣,可适当插捣,灌浆结束后不得再次调整螺栓。
6、灌浆料 设备基础二次灌浆:灌浆料灌浆
⑴灌浆前,应将与灌浆材料接触的设备底板和混凝土基础表面清理干净,不得有松动的碎石、浮浆、浮灰、油污、蜡质等。灌浆前24h,基础混凝土表面应充分润湿,灌浆前1h,清除积水。
⑵二次灌浆时,应从一侧进行灌浆,直到从另一侧溢出为止,不得从相对两侧同时进行灌浆。灌浆开始后,必须连续进行,并尽可能缩短灌浆时间。
⑶轨道基础或灌浆距离较长时,视实际工程情况可分段施工,每段长度不应**过5米。如设备底板具有复杂结构,宜采用压力灌浆。
⑷在灌浆过程中严禁振捣,必要时可采用灌浆助推器,助推器沿浆体流动方向的底疗推动灌浆材料,严禁从灌浆层的中、上部推动。
⑸设备基础灌浆完毕后,宜在灌浆料初凝后沿底板边缘向外地人切45°斜角(如图),如无法进行切边处理的,应在初凝后用抹刀将灌浆层表面压光。
7、灌浆料 混凝土结构改造和加固灌浆:
⑴水泥基灌浆材料接触的混凝土表面应充分凿毛。
⑵混凝土结构缺陷修补,应剔除酥松的混凝土并使其露出钢筋,将修补区域边缘切成垂直形状。
⑶灌浆前应清除所有有碎石、粉尘或其它杂物,并湿润基层混凝土表面。
⑷将拌和均匀的灌浆料灌入模板中并适当敲击模板。
⑸灌浆层厚度大于150mm时,应采取相关措施,防止产生温度裂缝。
8、 灌浆料施工养护措施:灌浆料灌浆
⑴灌浆时,日平均匀温度不应低于5℃,灌浆完毕后部分应及时喷洒
养护剂或覆盖塑料薄膜,加盖湿草袋保持湿润。采用塑料薄膜覆盖时,水泥
基灌浆材料的表面应覆盖严密,保持塑料薄膜内有凝结水。灌浆料表面
不便浇水时,可喷洒养护剂。
⑵应保持灌浆材料处于湿润状态,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
⑶当采用快凝快硬型水泥基灌浆材料时,养护措施应根据产品要求的方法
执行。
⑷冬季施工,工程对强度增长无特殊要求时,[1]灌浆完毕后部分应及
时覆盖塑料薄膜并加盖保温材料。起始养护温度不应低于5℃。在负温度条件
养护时不得浇水。
⑸拆模后水泥基灌浆材料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大于20℃时,应采用
保温材料覆盖养护。
⑹如环境温度低于水泥基灌浆材料要求的低施工温度或需要加快强度
增长时,可采用人工加热养护方式;养护措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工
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的有关规定。
混凝土浇筑后蜂窝、麻面、孔洞原因分析与处理方案
对于剪力墙柱拆模后部分地方出现轻微烂根现象,采取灌浆法修补,材料使用博瑞双杰灌浆料,施工流程为:旧混凝土凿毛→用清水冲洗饱和→灌注、涂抹灌注浆体→养护。施工具体措施如下:
一、基底处理
(1)凿毛。为确保灌浆料与基底混凝土具有良好的粘结,用钢丝刷或喷砂方法清除表面浮层污物(有油漆或油脂污染部位用丙酮洗刷)。如基面松动严重,应采用人工凿毛方法,凿掉破损的混凝土,使基底露出坚硬、牢固的混凝土面,凿毛务必彻底全面,但也不宜深度过大,以免损坏混凝土。
(2)冲洗和饱和。对凿除的混凝土表面,采用高压水枪(采用自来水)将碎屑、灰尘冲洗干净,并连续、均匀地喷洒,使表层混凝土达到饱和状态,且表面无明水。
二、博瑞双杰灌浆料的配制 灌浆料和水按规定的量在料桶中用搅拌机上下左右缓慢移动,充分搅拌均匀,且搅拌叶片不得提至液面之上,以免混入气泡。稠度根据现场施工需要来确定。 成品灌浆,具有大流动性、无收缩、早强及高强(28天达到55MPa)等性能,可以满足和易性和强度要求。
三、施工及养护1.施工
(1)灌浆。待混凝土面凿毛清洗后,手摸混凝土表面时,感觉到似湿,应立即灌浆或抹浆,可采用机械喷涂或人工压抹,操作速度要快,朝一个方向,一次用力抹平,避免反复抹。